来源:网络转载 发布日期: 2011年4月11日 14:28 |
文/陈岳峰 NO.1与NO.100的巨大差距 连锁百强老大苏宁的年销售额为1562亿元。而百强最后一位阜阳市华联集团的销售额为22亿元,虽然这一“门槛”相比去年已经提高了37%,但离老大的位置实在还太遥远——苏宁的规模是它的70多倍。 事实上,不用到第100名,差距就非常明显了,排名50的北京新燕莎集团销售为80亿元,要赶上苏宁,还得翻上近20倍。就算是位列第10的物美集团,375亿的年销售规模,苏宁也有差不多5个它这么大。 这足以显示出,连锁百强企业间的规模差距正在进一步拉大,未来很可能更加悬殊。 谁才是真正的外资老大? 从连锁百强数据来看,大润发以502亿元位列外资大卖场之首,而且远远领先于家乐福。 之所以这么说,是拥有182家门店的家乐福去年销售额为420亿元。而大润发502亿元的销售仅以143家门店获得。显然,就单店销售而言,家乐福与大润发不在一个重量级上。 但话说回来,家乐福的单店销售为2.3亿元,大润发则更加“恐怖”,达到3.5亿元——这足够让单店销售徘徊在1个多亿的内资大卖场企业倒吸一口冷气。 不过,真正的外资老大其实是沃尔玛。在2010连锁百强以400亿元位列第9,不声不响的它,是没有计入好又多的销售额的。实际上,排名26的好又多销售165亿元。只是,沃尔玛如此这般的低调,究竟有何深意? 本土企业干不过外资 外资企业在大卖场业态逐渐占据主导地位。2010年,主要5家外资大型超市新增店铺140家,新开店数比上年增加了22%。 外资企业总体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且开店和销售增幅基本保持同步。2010年,店铺增幅超过20%的外资企业达到6家。而在2009年,这一数字仅为2家。而内资企业的开店速度和销售增长普遍低于外资。但部分企业在2010年发展速度抢眼,销售或开店增幅超过40%。 事实上,内资干不过外资也属正常。外资的销售基数普遍较大,年增长20%左右,就相当于近百亿的销售额,意味着新创造了一个连锁50强企业。 连锁业格局基本成型 对比近几年连锁百强的名单可以发现,百强企业除极个别因被并购或退出中国市场外,整体名单并无太大变化,仅是企业间的排名可能上升或下降。而2010年连锁百强与2009年连锁百强,前10名的排位除物美下滑至11位,第10名由重庆商社占据外,没有其他变化。 这意味着中国连锁业的格局已经基本成型,尤其是连锁“巨无霸”雏形已露,连锁业竞争的门槛也将因此大幅提高,10年前那种低门槛的竞争方式已经不再有生存空间。 区域企业的复杂心态 2010连锁百强中,有18家企业销售增幅超过30%,其中大部分是区域连锁企业。 但是区域企业的心态想必是非常复杂的。2010年,北京华普(引入投资基金)、河北保龙仓、淄博东泰、上海家得利、广州宏城等区域零售企业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将自己的零售业务打包出售。最近,江西最大的本土零售企业、在2010年连锁百强中位列第80位的洪客隆百货也被传出将以32.7亿元的价格被华润万家收购。 所以,尽管区域企业增长强势,但究竟日子过得是苦是甜,也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而且,在这些出卖自己的企业中,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将主业转向地产。这其实是整个连锁行业值得高度警惕的现象——地产是拯救不了零售企业未来的!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