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转载 发布日期: 2011年8月8日 15:47 |
“抑通胀、调结构、促发展”是目前我国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意味着更多的商品需要由国内市场去消费。在以消费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商业是经济内部循环最重要的环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就是要让消费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消费升级及转型内需驱动的背景下,零售业整体前景广阔。 商业与地产深度结合无缝对接 商业地产是今年的热门话题,零售商和地产商双方都意识到强强联手的重要性。事实上,订单商业地产在国外是很流行的商业模式。这种战略联盟,有利于降低双方的经营成本,有利于行业的资源合理配置,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 就零售业而言,租金成本不断上升,造成百货零售业新门店前一二年亏损压力很大。中国连锁经营协会针对零售百强企业的抽样统计显示,2010年,连锁零售企业续约房租成本平均上涨约30%,而店铺数量增幅9.8%,这充分说明了租金高涨对商业运营商发展的影响。而由于商业地产和商业发展“二层皮”,选址、物业设计不匹配,也给商业地产的发展带来掣肘,造成招商不到位,投资回报受影响。 “地产+商业”模式则有利于双方近期和长远的共同利益。零售商与地产商的战略联盟,只有保持利益的平衡才能发展久远。 多元业态差异化细分化发展 当前我国零售业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一是在传统商超和百货业态的基础上,开始涉足大型商业综合体和社区商业中心等商业地产领域;二是针对不同区域市场消费者特点,实行细分自有多品牌发展策略,尤其是在高端市场和折扣店领域表现突出;三是加快建立电子商务与实体店相结合的销售模式,期望成为未来效益的新增长点;四是供应链管理向上游延伸,大型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原产基地采购、改善供应商合作模式等将更加巩固主业核心竞争力;五是区域零售企业间并购将成为热点,未来还会涉足金融领域。 另一方面,行业细分化和经营特色化也是未来零售业的发展趋势。未来零售企业需要投入人力、物力、精力进行多业态的店面形态创新。 目前不少零售企业仍在搞同质化竞争,只是盲目依靠的价格优势吸引顾客,这对于零售企业的发展后患无穷。零售企业不能贪图大而全,而是应该寻找自身的差异化。 自主经营将不断增强 国内外经济形势仍比较复杂,经济持续高位运行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一旦宏观经济发生波动,将对消费者信心造成直接影响,从而影响消费支出行为,给零售经营带来一定风险。为应对风险,未来零售企业必须变革现有的盈利模式。 目前,我国百货零售业普遍采用联营模式,缺乏自主经营能力,几乎使国内百货商场沦为“房东”,此类“房东”越来越多,行业毛利将越来越低。未来零售商场必须强化自营,买入商品自己销售,提升毛利率。 联营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百货零售业的发展与创新需要。因为商场把经营权逐步交给了供应商,在品尝到联营模式带来的运营成本降低等甜头的同时,也吞下了苦果,包括盈利能力下降、服务功能退化、业务能力退化,特别是服务质量难以保持。 就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自营是百货业未来发展的趋势。虽然在微利时代的大背景下,选择自营模式存在一定风险,但是为了夺回自主权,还是应该坚决而慎重地迈出自营的步伐。 零售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 当前,互联网、物联网等现代科学技术正在向快速发展的零售行业渗透,将引领全国零售企业快速步入智慧零售时代。 首先,消费者正在变得越来越精明,越来越多样化,其要求越来越高。信息时代,消费者可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获得有关零售商及其产品的更详细信息。同时,大规模都市化和越来越富足的生活也为新兴世界中的消费者带来了更高的经济能力。 更精明的消费者清楚他们在购物时的需要,并希望有人能了解自己的心声。但是,他们不仅仅是更加苛刻,他们还更乐于参与。 其次,零售企业的发展,需要更多智慧工具,如先进的信息系统等以解决管理问题,从而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信息化是零售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智慧零售”主要围绕商业智能系统展开,是零售企业信息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产物,是建立在大量业务数据基础之上的。零售企业需重视服务品质的提升,带给顾客愉悦、舒适、受尊崇的购物体验。而服务品质要做到极致,必须借助信息系统。 当顾客来店的时候,借助信息系统,通过车牌号、手机等途径,便可捕捉到顾客信息,从而提供一些个性化、精细化服务。 未来几年,零售商将激烈争夺那些拥有智能手机、花费大量时间上网的技术娴熟类高消费顾客。 智慧零售时代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电子商务的强劲发展。 尽管在一些生活必需品上,电子商务短期内还难以取代传统零售商,但在更多的百货类商品上,既有的市场将会被更多的网络零售商分食。 中国的零售企业在做电子商务业务, 但是对IT的投入很低。中国零售业IT投入只占销售额的0.1%,而英国的投入是3%,美国是7%到8%。我们传统零售业应该把电子商务视为第二次创新,这才能抓住原来失去的机会。 消费体验性需求和情感性需求比重大幅提升 伴随着激烈的市场竞争,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日益表现出个性化、情感化和直接参与等偏好。消费者从注重产品本身正转移到注重接受和使用品牌时的感受,对彰显个性的产品或服务品牌的需求越来越大,追求那些能够促成自己个性化形象形成的产品或服务品牌成为一种时代特征。 首先,消费的体验性需求和情感性需求比重大幅提升。网上购物无法完全取代实体店零售,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实体购物商场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追求感性与情境的诉求以及休验、娱乐、社交等体验式消费的需求。 毋庸置疑,购物是最具“社会性”的活动。商场成了消费者的目的地和聚集地,购物成了一种最普遍的休闲娱乐活动。因此零售企业不能只卖有形商品,还要将无形的体验卖给消费者。 其次,体验式服务成为零售行业竞争法宝。当前外资零售企业开始新一轮的攻城略地,在技术、信息流、支持系统等硬件方面,中国的零售企业会很快实现“现代化”;而在定价、选址和规模控制方面,中国本土零售企业具有先天的基因优势。但是中国的零售企业所无法把握的是零售的“无形力”。除了强大的信息决策和流程系统,欧美的零售商还积累了相当厚重的为顾客提供独特消费体验的能力。在中国,消费体验还未被广泛理解和运用。 社会责任成为企业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如今,越来越多的零售企业认识到,零售业虽然堪称微利行业,但是承担和履行社会责任与公司的经营效益并不是截然背离的。 从静态的成本角度来看,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的费用在一定时期内确实是上升的,但从长期来看,为履行社会责任而增加的成本,既可以看作成本,实际上也是一种投资,能够产生经济效益。 尤其在零售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更多地依据企业的现实作为。随着公众意识的提高并更多地认识到零售业对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各零售商也越来越重视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不能只是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宗旨,不能只是以盈利为目标。在关注股东利润的同时,必须关注利益共同体的权益,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必须把利益共同体的利益放在前面,才有可能保证股东利润的持久性。这种利益共同体包括消费者的权益、社区的权益、下一代消费者的权益、供应商等合作者的权益和员工的权益等。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