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VIE前景来扑朔迷离 投资机构急谋退路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发布日期: 2011年10月18日 11:23 

  摘要:协议控制(VIE)模式,一个曾被不少国内企业视为海外上市融资“终南捷径”的结构安排,近几个月来却成为市场的“恐慌之源”。这场风波发端于“支付宝(微博)事件”,随之是相关监管政策的出台,而进一步的传言更使得VIE模式的前景看起来扑朔迷离。

  VIE监管政策的走向,不仅关系到相关行业企业的海外上市融资计划能否继续执行,也关系到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VC/PE)的退出渠道问题。目前,股权投资机构对未来项目通过首次公开募股(IPO)退出的预期趋于谨慎,并纷纷谋划未来的退出途径问题。

  协议控制(VIE)模式,一个曾被不少国内企业视为海外上市融资“终南捷径”的结构安排,近几个月来却成为市场的“恐慌之源”。这场风波发端于“支付宝(微博)事件”,随之是相关监管政策的出台,而进一步的传言更使得VIE模式的前景看起来扑朔迷离。

  VIE监管疑云

  VIE结构又称“新浪模式”,在2006年以前主要用于互联网公司的境外私募与境外上市。

  据了解,在我国现有外资行业准入体系下,互联网行业属于外资禁入行业,理论上外资机构不得入股投资。为了规避这一限制,VIE结构设置一般包括境外上市的壳公司、境内由该壳公司全资控股的技术公司、境内牌照公司(拥有经营互联网业务所需的ICP执照)三部分,技术公司通过签订一系列复杂的协议,取得向牌照公司独家提供技术服务的权利,而牌照公司通过上述合同安排,将其全部收入和利润转移给技术公司。事实上,为了保护境外壳公司投资人,通常牌照公司的所有股权也都抵押给技术公司,由此实现壳公司对牌照公司的实际控制。

  从诞生的过程来看,VIE模式一开始就是“名不正言不顺”,因此最高明的生存智慧就是保持“低调”。事实上,尽管近几年境内企业借VIE模式实现海外上市的情况一直在持续,但并未引起太多的关注。

  然而,今年6月“支付宝事件”的出现,首次将VIE模式放到了舆论的聚光灯下,对其风险的担忧也开始真切地显现出来。8月底,《商务部实施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安全审查制度的规定》出台,并于9月1日起实施,其中强调对关系到国家安全的重要行业的审查,并首次将VIE模式纳入法律的监管范围,这增大了借VIE模式海外上市企业的法律风险。

  2000年,新浪首先以VIE模式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市场,随后这一模式得到国内互联网公司的纷纷效仿。有关统计显示,截至今年8月底,国内互联网企业境外上市的数量达到40家,几乎都存在“协议控制”现象。另外,这一模式也逐渐扩展到其他传统行业。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