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发布日期: 2010年5月9日 06:42 |
昨日15时,“人民日报校园行”武汉大学站正式启动,人民日报副总编辑谢国明携人民日报一线编辑、记者走进武汉大学,与广大学子面对面展开真诚对话。
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卢新宁出席活动并以《党报评论,如何面对“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为题进行了主题演讲。
以下是演讲全文:
尊敬的校长、各位老师,同学们, 下午好。
非常高兴来到美丽的武大校园与大家见面。今天我的任务是介绍人民日报的评论。这个任务并不轻松。曾经有人说过,人民日报像一张不苟言笑的脸,而评论就是这张脸上最严峻的表情。实际上,人民日报这张脸这些年一直在变化。但可能因为种种原因,还有很多人不了解这种变化。这也是今天我们走进校园走近你们的原因——我们很想让你们,这些未来国家的栋梁了解我们,进而理解我们。在很多人眼里,特别是你们这些思维活跃富有批判精神的大学生的眼里,说到人民日报评论,大家的第一印象可能是严肃甚至刻板,说话的调门比较高、有点空,回避现实生活,有点不食人间烟火。实际上我们有时是,但不全是。这些年我们也在与时俱进,也有不少变化。我先用最近的几个事例证明。
今年最大的社会热点是房价楼市,大家都知道以往两会时很多民生问题,但今年随着房价如脱缰野马一路狂奔,住房问题成为第一社会热点,引起政府、专家、百姓普遍关注。楼市和土地问题的背后是尖锐的矛盾,后面隐藏着很多逻辑,社会逻辑,经济逻辑,政治逻辑,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对于这样的社会热点问题,人民日报不回避,发表了多篇评论。4月7日,针对江苏扬州市某新建小区房屋在业主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当地政府评估出售,以及广西南宁市一栋待售商品房遭爆破拆除等新闻事件,刊发人民时评《遏制土地拆征的“利益依赖”》 ,批评“被出售”和“被爆破”现象,是一些地方政府对“卖地财政”过分依赖的必然结果。
而对楼市这一话题,在最近几个月,我们还刊发了《用制度堵上“以权谋房”的暗道 》 、《房价“虚火”警示了什么》、《“全现房”试点值得期待》等多篇评论。
前段时间,对于经常上网的同学来说,有个名字大概不会陌生。“罗玉凤”,俗称“凤姐”, 这名身高1.46米、大专学历的超市员工,自称智力非凡,曾在上海发放征婚宣传单千余份,誓言非北大、清华高个儿才子不嫁,并做客数家省级电视台,人气很旺。
在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在一个你有“登场权利”, 我有“围观自由”的时代,在一个“围观”与“恶搞”日益盛行的时代,凤姐以及此前的芙蓉姐姐们的权利和自由在哪里?围观的网友和兴奋的大众传媒的责任和底线在哪里?对罗玉凤得到“炒作,或者神经病,鉴定完毕”的典型评价,到底又该怎么评判?
人民日报发表的《反思网络时代的媒体责任》,就从“罗玉凤征婚事件”所掀起的舆论风波出发,发问:假如罗玉凤确实是在炒作,那么,究竟是谁为她提供了炒作的舞台?假设真像有人所推测的,她的确在性格和心理上存在某种障碍或缺陷,我们又为何要如此恶语相向?并就此探讨了媒体在对罗玉凤“深度挖掘、高调传播”背后的责任担当问题。
文章还提及了此前媒体曾“热炒”的追星女杨丽娟。指出:在众声喧哗中激浊扬清,在利益诱惑下允中守直,是包括互联网站在内的任何有责任感的媒体应尽的本分,也是它受人尊重的根本保证。
而对杨丽娟,我们也在2007年3月20日发表了人民时评《谁害死了追星女之父》,探讨了媒体所追求的“喜闻乐见”的底线问题。
这两篇文章发表后,数十家的网站转载,并被许多人贴在的贴吧、论坛转发,引起了较大反响。
我们还可以举一个例子。2009年底,各种年度排行榜纷纷出炉。《南风窗》杂志评出了2009“为了公共利益年度榜”,主题是“激流中的坚守”,人民网舆情频道上榜。在授奖原因中,这个杂志写道:
“石首事件后,在人民日报评论第一个站出来批评石首政府应对失当的当天晚上,舆情频道组织两位群体性事件专家、两位媒介专家进行舆情会商,提出政府已经进入“麦克风时代”,这个提法被广泛引述。人民日报评论和这个访谈,被认为是石首事件拐点。”
这篇评论,就是“人民时评”栏目中刊发的《政府如何应对“麦克风时代”》。
这篇文章引来了强烈反响。对于这篇评论,读者和网友的反响也相当强烈。在中国新闻社播发的关于人民日报7月1日扩版的消息中,说:“有读者说,严肃的新闻和深刻的评论凸显《人民日报》的可读性,日前,《人民日报》就石首事件发表评论文章,批评政府新闻发布语焉不详。……文章观点精彩大胆,语言犀利。广受读者瞩目。”中央电视台“新闻1+1”中,白岩松也大段引用了这篇评论的观点。《读书》等学术杂志在分析该事件时,也引用了这篇文章。其他报纸、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体的引用,更是难以统计。
从这几个例子,我们是不是可以看到人民日报评论的一些变化,比如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不是回避热点不关痛痒;对重大事件的评述,不是老生常谈,说套话空话。
一、定位:党心和民意的共鸣
人民日报评论的变化,源于这些年来人民日报社根据中央要求时代变化给予自己的鲜明定位,它是人民日报这张具有六十年历史的老报纸主动追赶时代潮流的一系列努力中的单项成果。
人民日报有什么样的定位?
今年上半年,新民晚报刊发了一篇评论“人民时评”栏目的小评论,名字叫《从人民时评的锐气说起》,在例举了当周几篇时评主题和内容之后,评论说人民时评“很有锐气,甚至比有些都市报、晚报的时评更亲民、更可读”。这篇评论还写道:
“人民日报当然是一份严肃的报纸,但严肃,并不意味着僵滞、呆板、窒息,拒人于千里之外,而是品质高、格调高,能取信于民、具有足够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严肃的传媒,同样可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谈笑风生、情趣盎然,并不会妨害严肃传媒的定位。因此,在新媒体蜂拥,多媒体争锋的年代,如何吸引受众,赢得民心,实在是性命攸关。成天唱高调、空话连篇,“引领舆论”只能是侈谈和奢望。”
巧的是这篇文章正发表在人民日报扩版之前,更巧的是这篇文章恰好被中央领导看到。他批转给人民日报,在“成天唱高调、空话连篇,引领舆论只能是侈谈和奢望”下面划了道道,并且批示要让人民日报每个人都看这篇文章,要保持锐气。
这段话以及领导的批示值得我们深思。
大家知道,中国的舆论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新闻舆论的生成机制和传播机制,带来了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 有线载体(互联网)和无线终端(手机)结合,能够进行更为便捷的信息传播,个个都是传播者的时代。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视察人民日报时,为我们刻画出这种变革带来的“舆论引导新格局”,并且提出了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时代命题。
格局变了,坐标变了,要求变了,人民日报在思考,也在探索。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人民日报不能做“麦霸”,但主流舆论的大旗还要扛。对于人民日报的评论,我们说是“要在党心和民意的共鸣中保持锐气”,这个共鸣,也就是胡锦涛总书记要求我们的:在同群众交流互动中形成社会共识,“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 这是人民日报也是人民日报评论的定位,是党中央对我们的要求。我们的很多评论,就是要努力达到“沟通交流”的“共鸣”作用。不仅是“上情下达”:把中央的决策、部署传达出去;而且是“下情上达”:代表人民来进行表达、进行监督,让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在人民日报上听到群众的真切呼声。
这些年来,人民日报在很多热点事件中的发言,都努力沟通交流,做到党心与民意的激荡。
比如成都唐福珍在暴力拆迁时自焚死亡一事,我们发表了人民时评《拆除冲突 迁出和谐》,指出:
“市场经济条件下治国理政,各级政府需要更大的耐心,更宽厚的人道情怀,恃德不恃力;在迫不得已采取某些强制措施时,注意通过法律程序解决,保障民众权利救助机制的畅通。”
再比如黑龙江海林408个村民众56人感染丙肝一事,我们的评论《治治“心硬化”》指出这是对“群众利益漠然置之,对百姓疾苦无动于衷,对自身职责竭力逃避”的“心硬化”之病。发出后,当地政府专程来北京,沟通事情进展,并承诺尽快解决相关问题。
这些评论产生的影响,也启发我们,人民日报可以通过自己的独特定位所具有的权威性,影响各级领导者和决策者,促进政府和群众的意见沟通,增强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从这个角度来说,它是政府治国理政的“监督员”、维护公平正义的“守望者”、引领社会风尚的“风向标”。
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胡锦涛
二、目标:提高能力在竞争中胜出
我们知道,党中央机关报的身份,使得人民日报这张报纸有跟其他媒体不一样的属性。它不仅是一张新闻纸,还是一张政治纸。在当代中国,没有一家报纸,能像人民日报这样,如此紧密地与这个国家民族的命运荣辱沉浮紧紧相连;也没有一张报纸,能如此幸运得获得影响时代步伐的历史机遇。
关于这种影响,我们可以从这些照片来看。作为执政党的机关报,人民日报存在于党的每一代领导人视野里。亲自修改社论。人民日报的很多政论篇章,在一些重要节点上改变了时局。
在很长的时间里,人民日报评论曾是中国政治的一部分。是政治“晴雨表”,人们习惯在评论文章的字里行间,揣度政策取向、分析人事变动、观测思想交锋。即使是一个“小豆腐块”,也被视为中央的声音。比如1980年6月20日,《人民日报》在五版发了一个“小豆腐块”,叫《长途贩运是投机倒把吗?》,当时被很多农民贴在扁担上,作为做小买卖“合法”的依据。
当然,这些年,在舆论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新媒体异军突起,都市报强势传播,人民日报不再具有一言九鼎的地位。人民日报已不是一枝独秀,社会也不再会一呼百应。很多人包括我们人民日报社人自己,都有一个疑问,如何看待人民日报的影响力?在人人都有麦克风时代,众声喧哗,人民日报如何响亮地发出自己的声音,保持自己的主流地位?主流舆论的代表性声音。
对于第一个问题,前面我们曾用一些新闻时评的事例,呈现了人民日报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独特作用。除了时评,我们有一个角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影响力这个问题。这儿有一个小图表,反映的是各个报纸国庆社论的网络转载情况,人民日报社论的转载率远远高于其他任何媒体。
这可以说明:在党和国家的重要事件中,在重要评论的影响力上,人民日报依然有着无可比拟的地位。
比如,今年4月,我们的评论员文章《让爱国主义焕发时代的光芒》,讲到今天我们弘扬爱国主义时,除了传统的一些要素,还提到:
“我们需要拥有一个大国所应有的精神高度,让爱国主义的时代内涵更加丰富。30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中国人民有了开阔的国际视野。正在走向复兴的中华民族,其前途和命运已经融入世界格局。我们弘扬爱国主义,就要以宽广的胸怀融入世界,让理性、开放、包容,成为我们的主动选择和自觉心态。”
文章见报后,外媒立即发了篇评论,评说“新爱国主义”的时代内涵。可见,时至今日,尽管舆论多元化的趋势日益凸显,但海内外读者依然因为人民日报政论“直接传达着党中央的声音”而对它高度重视,视其为中国主流舆论的代表性声音。
虽然这些事例和统计让我们增添了信心。但我们也深知,人民日报“天赋”的话语优势,并不必然就能得到读者“天然”的认同。话语权不代表影响力。如果不敢说话、不会说话、不及时说话,就可能会被读者抛弃、被社会边缘化,甚至被体制边缘化。人民日报一直有这样的危机感,为了“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我们对自己的要求是“敢说话”、“会说话”,要能在竞争中胜出。
人民日报把握话语权的方式,首先就是要敢于说话。必须正视舆论热点,参与社会讨论,才能谈得上影响社会舆论。如“钓鱼执法”事件。
上海浦东新区交通执法局被爆钓鱼执法后,我们连续发了两篇时评《钓鱼式执法,危害猛于虎》和《钓鱼式执法,还需继续回应质疑》。这两篇评论,指出了钓鱼式执法危害:
“如果对一些非法行为——尤其是政府部门的非法行为,以一种不痛不痒、置若罔闻的态度,任其滋生泛滥,长此以往,政府的公信力、法治的尊严、社会的公德意识都将大受损失。”
并从促进政治文明前进的角度督促上海政府加快解决问题的步伐:
“继续对“钓鱼式执法”进行彻底调查,无疑提供了这样一个契机,一个促进文明上海生长的契机,一个展现和谐上海面貌的契机。”
这两篇评论发出之后,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最终浦东新区政府承认“不正当取证”后,我们又发表评论《“权力”尊重“权利”的上海样本》,也对上海有错就改的态度进行褒扬。我们的评论,在一定程度上监督了政府的行为,加快了问题的解决。
在2010年人民日报扩版后,创办的人民日报第一块言论版“观点版”。我们每期推出的头条,都力争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脉搏,解答我们所面对的种种问题和课题。
比如,“和谐中国要拆除社会墙”,我们关注的是社会信任问题:一段时间以来,从南京的“彭宇案”,到杭州的“飙车案”;从“被就业”、“被增长”等“被”字句式,到对一些“听证会”的批评质疑,社会不同群体之间、社会对政府有关部门,表现出种种猜疑、隔膜和不信任感,有人形象地称之为“社会墙”。指出“社会墙”的存在,使许多改革举措面临“信任危机”,进而影响改革共识的达成,加大改革推进的难度。
比如,“我们的三嫂在哪里?”我们关注的人生价值问题,成功标准问题:82岁的香港大学宿舍服务员“三嫂”袁苏妹,被香港大学授予“荣誉院士”。反观我们身边,是否有过“三嫂”这样的人,他们是否也曾得到过这样的关注和尊重?我们的教育中,学习的目的,往往是不做平凡的“袁苏妹”,争当“成功者”、“人上人”。这样的目标,是否让我们在奋斗中失去了对普通人的敬重,异化了人生更为重要的一些内容?
三、创新:用“最大公约数”凝聚共识
党报评论,理所当然地承担着党的“喉舌”的功能,但这种功能却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工具化宣传,而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甚至政治传播规律。总书记说仅仅有导向的坚定性正确性不够,还要有有效性影响力和公信力。换言之,不仅是让别人“听得到”,更需要让别人“听得进”,只有这样,才能在传播过程中,制造更多的“同意”,形成更大的共识。“寻求最大公约数”。
2009年9月27日、29日,人民日报分别在头版推出写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两篇任仲平文章——《改变历史的“北京时间”》《走向复兴的“中国道路”》。
以《世界人权史上的光辉篇章 ——写在“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之际 》为例,这篇任仲平文章试图从人类共同文明成果出发析事明理,在寻找“最大公约数”的基础上,努力用普世价值观念,靠近世界主流话语体系,以争取更多读者的支持和认同。从法制、文明、人权、平等多个视角出发,并引证西方著名学者的言论观点,增强了文章的亲和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比如,对于“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的意义,文章这样写道:
“我们赞扬美国为了解放黑奴,打了仗,流了血,我们肯定欧洲为了废奴奋斗了几百年,正是因为这种制度践踏了人类自由和人权的核心价值。如果我们用的是同一个衡量标准、同一个价值判断,那么,对于西藏的民主改革,就理应得出同样的结论——中国解放百万农奴,不仅是对自己国家的伟大贡献,也是对世界人权事业的伟大贡献,是对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伟大贡献。”
对于这样的表述,有读者分析道:我们一直忌讳“民主、人权、自由”等等敏感的说法,致使“西藏废除奴隶制度”这样伟大事变的意义没有得到世界性的弘扬和传播,从而掩盖了50年来西藏社会、政治、经济和民生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成果,并一直被达赖集团和西方敌对势力抓住空挡,逐渐演绎成所谓的“西藏问题”。应该说,50年后的今天,在雪域高原之上,西藏党政军和各族人民以极其隆重的方式庆祝“百万农奴翻身纪念日”,大声宣扬“民主、人权、自由”等等世界性的标准,中国民间以及官方解决所谓的“西藏问题”也便找到了一把开启大门的新的钥匙。
上面我介绍了人民日报评论的定位、努力和探索,虽然我们有了一些变化,但这些变化距离中央的要求,距离你们的期待,还很不够。
人民日报评论的短板还很多——要论的表达方式相对陈旧,要论选题的无形禁区,对社情民意的系统分析不够,较表达形式创新更上一个层次的思想创新尚待提高……路还很长,人民日报的评论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和奋斗。希望老师同学们给我们提出更多的意见,希望你们更多地关注人民日报,关注人民日报的评论,成为我们的读者,成为我们的作者,也成为我们的批评者,让我们共同努力,让主流舆论的声音传的更远。
谢谢大家!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