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杭州一位42岁的陈姓老总因投资影视公司负债数千万自杀,引发业内震荡和外界热议。三年前,这位原本从事进出口贸易的老总,还雄心勃勃地想到影视业来圈一笔钱,却怎么也不会料到今日的结局。 其实,投资失败的案例屡见不鲜。去年,南方、鹏华、中银等17家基金公司全部亏损,217只基金累计亏损856.04亿元;今年年初,浙江又现首起资金崩盘案,30亿元借款缺口让浙江中江控股集团董事长俞中江的地产投资梦破碎。 拿钱去投资,本无可厚非,但投资前有没有掂量一下投资的价值,以及有可能产生的风险,这恐怕就要打个问号了。 这几年影视投资跟风,不管是挖煤的,盖房子的,卖服装的,还是搞IT的都操刀玩起了影视。然而,冲动是魔鬼。虽说财大气粗,但影视毕竟是一种文化,而不是买彩票。必须懂点门道的人才能玩得起。 有数据显示,2011年电影生产突破700部,九成影片投资亏本,亏损额达40亿。电视剧年产量高达2万集,而能播出的只有7000-9000集,投资亏损达30亿元。 影视投资滋生的巨大行业泡沫,让我们看到它只不过是一出表面华丽、背后苍凉的戏。 就连大牌导演张艺谋也无法扭转投资亏本的命运。《金陵十三钗》当初豪砸6亿,张伟平夸下海口称10亿票房没问题,如今赔钱已成定局。张艺谋与张伟平这对昔日好友也被传因此兄弟反目。 看似华丽丽的影视业,投资缘何一再尴尬收场?投资者个人的盲目跟风固然不可取,但深层原因还是国家影视产前评估指标体系的缺位。反观国外,美国、欧洲的大片都有产权评估的习惯。当一部影片投入市场,还有专业保险公司对其在各个层面上的收益监测。 遗憾的是,我们的影视产前评估尚停留在“口号”阶段,中国目前并无领头羊式的权威评估机构,也没有统一的评估标准。 试想,如果在拍影视之前去评估一下自己是否有能力去把事情做大,存在的风险又有多大,陈某或许现在也不至于落得如此下场。 今年年初,中影集团联合艾亿新融资本推出了中国首个电影票房量化分析系统(BRP),将帮助电影投资人、银行和金融机构、制片人量化一部电影可能的收益。全国“两会”期间,中外名人文化产业集团董事长陈建国也提出要“建立电视剧产前评估机构”的提案,呼吁在电视剧开拍之前应对其收益及潜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评估。 看来,我国对影视产前评估体系建设的探索步伐从未停止。但笔者希望,影视产前评估能最终从文件走向实处。在不久的将来,会有一个专业、权威的机构专职专能地进行电影产前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让中国的影视不再做无用功。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