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马继华:赶集网是尽快上市还是及早卖掉?

来源:百度百家  发布日期: 2014年8月22日 15:31 

  最近,据媒体报道,赶集网获得了超2亿美金数额投资,据说是迄今为止生活服务类电商中的最高投资额。于是,赶集网胆气一下子就壮了起来,其CEO也喊出了近期要上市的豪言,并声称将以三个第一,即分类信息行业营收第一、中国招聘行业第一以及本地生活服务无线化第一的身份上市。

  我们不禁要问,面对国内外的竞争态势,赶集网获得的融资是否真能帮助其顺利实现上市梦想呢?

  赶集网的收入增长得益于行业大势,三个第一不太可能

  据赶集网提供的数据,目前赶集网的月销售额大约1亿元,代理商的分成为两三千万元,产品研发3000万元不到,净收入为5000多万元。按照杨浩涌的推测,赶集网明年销售额还能翻一倍。即便这些数据都是真实的,也只能说明赶集网的经营状况有所改善,但对比58同城、搜房、前程等,赶集网的业绩并不突出,赶集网的收入增长是行业大势所致,非自身特性。

  与此同时,近日也有消息称赶集网为了提升收入,出现了大量渠道不规范行为。很多渠道商抱怨,为了冲业绩不惜在淘宝上自己花钱买端口,再转给其它客户,甚至一些渠道代理自买自卖同行合作骗取业绩。而依靠渠道作为营收支撑的赶集网,如果面临渠道动荡则会造成致命性打击,营收第一也只能是空谈。

  一般来讲,房产、招聘和黄页是分类信息网站最挣钱的三大板块,以赶集网目前所处的行业位置分析,生活服务类领域因有58同城提前上市优势明显,而与腾讯的合作则会使其在移动端的竞争力大大加强;在细分市场中,搜房和前程也已上市,目前在各细分市场中地位尚无人能撼动。在此背景下,赶集网想要PK三家上市公司成为第一,可能性微乎其微。

  竞争对手先行上市占据先机,赶集网已内无粮草外无救兵

  有数据表明,在58同城上市之后,赶集网的流量遭受了巨大影响,通过百度指数、Alex以及各种第三方软件下载量的监控来看,58上市后赶集网流量的下降幅度都在50%至60%。虽然在分类信息市场并没有出现像即时通信市场那样的老大通吃效应,但已经上市的竞争对手对赶集网形成的舆论与士气压制仍不能忽视。

  如今,赶集网获得了2亿美元的投资,看似获得了翻身的机会,如果想要吸引投资者眼球和获得更大的市场关注度,就必须继续大手笔的投入,未来效果尚难预料。试想如果在上市之前2亿美元就已花光,接下来是接受新一轮融资还是选择与互联网巨头结盟?

  今年6月,有传闻称,百度、阿里都在评估接手赶集的事项,而赶集也表现出了相当的渴望,只是各方在价格和控股股权问题上没有达成一致,最终不了了之。如今百度、阿里等有了新的战略布局,赶集网与之结盟的可能性已经很低。

  可见,内无粮草外无救兵赶集网目前也只有高喊上市转移外界压力,借以寻求突破。

  资本青睐用心不纯,或有短期获利意图,帮助上市也许一厢情愿

  风险投资并非偏爱赶集网。58同城的成功上市为国内分类信息市场重新获得资本青睐起了重要作用,而58同城与腾讯的合作更是震惊业界,两者的合作引发了分类信息行业前所未有的关注,巨头和热钱都看好生活服务领域,赶集的融资就加速很高,这也许才是赶集此次能获得资本青睐最重要的原因。

  而且,风投们肯定不会做赔本买卖,如果细看赶集网的投资商,很多风投只是投过一次,可见信心不足,都呈观望态势。另外,也难说风投们不是故意将把赶集网炒热然后在恰当的时机想将其卖给行业巨头,赶集网希望借风投一举上市也许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

  阿里之后上市难上加难,烧钱模式难以维持到上市之日

  上市绝不是融资成功后的必然结果,也不一定是最佳的结果。赶集网自身的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上市难度依然很大。我们更不要忘记的是,阿里巴巴不久之后就会在美国资本市场上市后,这个巨无霸的吸金将肯定会让资本市场大环境迅速变冷,也大大不利于赶集网的上市之路。可以这样说,阿里之后,赶集网的上市梦想即便要实现,也要推后很久才能开启。

  在这条不屈不挠的上市之路上,即便赶集网解决了短期的融资问题,变得“不差钱”,但钱只是网站业务成功的一个因素,而且会很快烧完。赶集网要想在未来竞争中不被对手击溃,最现实的方式莫过于找个靠山,这样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的流量增长,否则钱到了烧完的时候还未能上市,那公司就危险了。

  结合以上分析,如果我们冷静下来,认真的思考一下国内分类信息行业的格局,也许赶集网谈上市还不如谈出售更为合适,毕竟,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如果找到一个合适的买家,赶集网通过资本纽带与之形成联盟关系,以此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可能是比上市更好的选择。比如,在聚美优品上市的关键时期,乐峰就卖给了唯品会,如此实现了资本与创业者的多方共赢,何乐而不为?更多广告行业观点请继续关注广告网。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