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弥渡政府发布雷人广告牌“到了弥渡不想媳妇”惹争议

来源:都市时报  发布日期: 2010年4月14日 16:36 

    记者张波 早在2009年1月,大理州弥渡县就在祥临高等级公路边设置了一块大型广告牌,上书“到了弥渡不想媳妇”8个大字,落款为“中共弥渡县委外宣办”。

    从这句话本身来说,它作为一条民间俗语传播无可厚非,然而,以官方身份发布这样的广告,不免令人侧目。究竟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弥渡县要发布这样的宣传广告?这样是否会带来一种良性的宣传效果呢?

    4月12日,本报记者前往弥渡对此事进行了调查。

    关于这则广告语的新闻和讨论,在网上已经出现了“疯转”现象,人们纷纷对此发表看法。

    有网友建议说:作为宣传部门,所宣传的内容应该健康、向上,引人入胜,不应让人产生歧义,甚至浮想联翩。宣传首先要准确、到位,不然还是不要宣传的好。

    同样,也有网友属于“想歪了”的,将这句广告语与色情行业挂上了钩。

    当然,也有人认为,“不想媳妇”是因为弥渡的山美、水美、人美,好玩的地方多,好吃的东西多,好听的山歌、民歌多,让人们流连忘返、乐不思蜀。

    大多数人则认为,这则广告属于非常“雷人”的广告,单从广告语来说,难免会令人产生遐想。

    回应 设立这句广告语,属于顺民意

    4月12日,弥渡县委宣传部办公室主任李武华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设立这句广告语,属于顺民意!”

    为何会有“顺民意”之说?李武华介绍,“到了弥渡不想媳妇”这句话,目前无法考证其在民间流传的具体时间,大约形成于马帮文化时期。随后,这句话在弥渡县一带的老百姓中口耳相传,成为宣传弥渡的一句经久不衰的广告语。

    弥渡县党史办主任郭顺福为此还专门写了一篇《“到了弥渡不想媳妇”的文化内涵》的文章。文中认为,这句话是农耕文明的产物,这样的文明在游牧文明和海洋文明里是产生不了的,这样的文明不具现代化,但更具人性化,一直也是现代人在找寻的精神家园。“到了弥渡不想媳妇”最初应是产生于马帮文化时期。

    郭顺福还认为,“媳妇”就是“家”,“到了弥渡不想媳妇”应该理解为“到了弥渡不想家”。

    不想家的主要理由有四:一是因为弥渡县拥有不想家的物质基础:土地肥沃,是滇中粮仓,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典型或代表;二是因为弥渡有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弥渡历史以来形成的民歌文化和花灯文化堪称弥渡文化大花园的两朵奇葩,其中《小河淌水》堪称一绝;三是因为弥渡饮食文化独特,酸腌菜、卷蹄、大芋头、黄粉皮、红粬米在全省乃至全国独具特色;四是因为弥渡是典型的礼仪之地,会使异乡人产生一种宾至如归的美好感觉。

    “单纯从广告来说,有争议才会有广告效应。”郭顺福说,这句广告语经得住推敲。

    调查 选择这条广告语的勇气何来?

    弥渡县是闻名中外的东方小夜曲《小河淌水》的故乡,拥有非常成熟的民歌和花灯文化,以及美丽的景色、令人垂涎欲滴的豆腐宴。按理说,当地政府可选择的广告语有很多,为何偏偏选择了这则带有遐想成分的广告语呢?

    记者在小河淌水的故乡密祉乡随机采访了几位当地的老人,老人们对这句话都耳熟能详,却对其所代表的含义笑而不答。

    也许,用“东方小夜曲——小河淌水的故乡”、“花灯之乡”等广告语,也同样能起到宣传弥渡的效应,但是,当地政府却偏偏选择了这句颇具争议的广告语,支持他们的力量以及选择这条“雷人”广告语的勇气从何而来?

    密祉乡永和村村民白伙食说:“村里的人,几乎都会唱花灯,花灯文化非常普及;村里的农家乐,可以做出很多种豆腐宴!”

    村民们理解“到了弥渡不想媳妇”其实很简单,有丰富的精神文化、丰盛的食物、令人流连忘返的景色,足可让游人不想家。

    显然,官方有着坚强的民间支持力量,因此这块广告牌才能安然立于祥临高等级公路边。

    广告牌立了这么长时间,引发的争议也不少,其效应究竟如何呢?记者注意到,网络上的争议虽然不少,对拥有着各种美誉的弥渡来说,旅游方面的开发却还处于初级程度,外地游客甚少。

    当地官员们认为,旅游方面未得以深度开发,主要是弥渡县所处的地理位置所局限,与传统旅游线路相距甚远,游客少所以难开发。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