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英语课本卖广告 学生及家长大喊被“利用”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 2014年10月29日 09:23 

  近几年来,教育已经有严重的功利化倾向,很多学生反映某些老师私下开设补习班或者辅导班,并对是否报班的同学区别对待,这种现象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当前教育的严峻形势。

  不过,最近央视一档名为《是真的吗》的节目让我们对当前教育形势产生了更多的担忧,该节目曝光了某初中英语课本掺杂广告的事件,这件事让教育功利化非常直白的展现在了大众面前,如果说老师开补习班和辅导班多少还可以找到原谅的理由的话,那通过英语课本卖广告根本就是不可饶恕的行为。

  从报道来看,此次曝光的主角为仁爱英语教材,翻开该英语课本第一页就出现了一份活页广告纸。在这份三面的活页广告纸上印着多种英语产品的宣传资料,教科书录音带、教材讲解材料、电子点读笔、同步听力测试、电子教科书等等。虽然相关广告产品可能对学生学英语能带来一定的价值,但是使用教科书来打广告,这种方式对吗?对我们的学生一族来说,又会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首先,从学生角度来看,通过教科书卖广告显然让他们有一种被“利用”的感觉,最直观的认识是,原来别人卖这些书给他们并不是为了传递知识,而是利用书来卖广告。如果是这样,那学生们的价值观必然会受到巨大影响,他们会认为原来到学校接受教育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成为了别人赚钱的工具。这种扭曲的价值观对他们的成长意味着什么?我们不难想象。

  其次,即便这种问题不会影响他们的价值观,也会对正常教学带来影响。很多学生反应,相比枯燥的英语单词而言,这些花里胡哨的广告实在是太“好看”了。在这种情况下,教学质量如何保证,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

  其三,这也会给某些学生和家长造成额外的经济负担。广告上的某些商品价格并不便宜,而且对学习未必有用。其实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讲,教科书就是最好的学习工具,并不需要其他辅助的学习工具,如果某些学生受广告的引导去购买,那无疑是一种浪费。

  不管从哪个角度上看,使用教科书打广告都是不应该的。今年9月30日刚刚征求完意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修订草案)》第40条明确规定:不得在中小学校、幼儿园内开展广告活动,不得利用中小学生、幼儿的教科书、教辅材料、练习册、校服、校车等发布广告,违反者将根据情节轻重,作出相应的严肃处罚。

  如今,仁爱英语教材(7-9年级)在中国大陆范围内使用数量高达1100万册左右,约占全国初中英语20%市场份额,影响面非常广。在这种背景下,有关部门更应该彻查此事,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厉查处,为孩子们讨一个说法。更多精彩新闻资讯,请大家继续关注我们广告买卖网的广告监管频道。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