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评论:网络信息传播“碎片化”的思考

来源:《青年记者》  发布日期: 2010年6月11日 16:02 

“碎片化”涵义及产生原因

  未来学家托夫勒指出:“就个人而言,我们被一些矛盾、零散的形象所包围,旧的观念受到考验,注入我们脑海的是支离破碎的弹片。”

  所谓“碎片化”,原意为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有研究表明,当一个社会的人均收入在1000~3000 美元时,这个社会便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渡期,而这个过渡期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社会的“碎片化”:传统的社会关系、市场结构及社会观念的整一性——从精神家园到信用体系,从话语方式到消费模式——瓦解了,代之以一个一个利益族群和“文化部落”的差异化诉求及社会成分的碎片化分割。①

  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认为,人都是渴望自我实现的。这种“自我实现”在网络中就体现为说“我”想说的话、做“我”想做的事、看“我”想看的新闻、听“我”想听的音乐……即构建一个以“我”为中心的信息传播与接受体系。

  而在传统媒体所引导的“大众化”传播时代,那些能够代表社会的“声音”都被操纵在少数权威机构手中,受众作为群体中的一个子集,淹没于群体之中,只能被动地选择符合自己需要的线索。因此,渴望自我实现、获得他人关注成了现代人在网上寻求的主要方面。

  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数码芯片的研制应用,把人的生活向 “数字化时代”推进了一大步。听、说、读、写、看全都被凝结在一块小小的电脑芯片上,不仅使计算机的体积大大缩小,而且价格开始逐渐为大众所接受。此外,网络平台的搭建与串联,也使“草根”们有了发出自己声音的机会。

  信息传播“碎片化”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影响

  传统媒体进行的基本上是一种“点对面”式的权威发布、大众被动接受的信息传播模式;而网络媒体所竭力打造的则是一种全新的“点对点”的传播范式。在这里,受众所追求的不仅仅是信息,更是张贴在信息外衣上的一种个性化包装。“博客”、“播客”、“晒客”,不管人们是发图片、写日志,还是抒心情、谈看法,张扬的都是“与众不同”、“我之为我”的个性。个性化的理想状态就是为每一个受众办一份报纸,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将之称为《我的日报》。

  此外,网络受众群体的多层次分化也加剧了这种“碎片化”的复杂性。根据近几年的CNNIC调查显示,网民的性别比例和各年龄段网民的比例已基本趋于平衡,但是受众在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地域和行业分布等方面的差异却越来越大。网络对专业知识的要求越来越低,网民的学历层次有所下降;尽管数量上有增长的势头,但月入在1000元以下的低收入网民比例仍然较小,主要为青少年网民;网民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科研教育和计算机行业网民比重下降,其他行业网民数量比重上升。②

  由此可见,网民个体的“碎片化”以及网民群体的“碎片化”共同构成并复杂化了网络信息传播的“碎片化”。而这种“碎片化”的受众分布也为媒介素养教育出了一个难题。

  例如,受众个体在性别、年龄、地域、收入、职业、社会地位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了受众个体在选择接触的信息上产生了差异。从性别上看,男性比较注重理性,大多关注新闻、科技、军事等信息,女性则比较偏重感性,喜欢聊天,喜欢网上购物、浏览时装、美容等信息;从地域上分析,不同的国家、区域因其气候条件、文化传统、风土人情各不相同,这些因素对网民的心理和行为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从年龄上看,老年人关心网上的卫生与健康信息较多,成年上网者偏重政治、经济、社会信息,而青少年网民上网的娱乐动机更强;从教育程度上看,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花在娱乐上的时间越少,而经常光顾网吧的中小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就是玩电子游戏或进行网络聊天。③

  由于这些个体性的差异,导致了不同受众在面对不同媒介信息时所具有的抵抗力不同。例如,男性对于美容等信息不易产生盲从盲信;而老年人或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则对网络游戏的抵抗力较强。而现阶段的媒介素养教育却缺乏针对性,对特定群体的划分过于宽广,虽然都是开展对于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却较少考虑到本科生与专科生的差异、东部地区学生与西部地区学生的差异、城市学生与郊县学生的差异、男生与女生的差异,大都只是在所划分群体的边缘上进行笼统的把握和概括,针对性并不突出。虽然以目前的资金、技术等看来,在现阶段展开这种“一对一”的媒介素养教育还有诸多困难,但它为我们开启了一个努力的方向,为不断完善媒介素养教育提供了一种方法。
信息传播“碎片化”对集体价值观的消解

  “碎片化”的传播方式满足的是受众以自我为中心构建的信息传播与接受体系。在这里,彰显的是受众自己的个人特性,任何观念都以是否满足了“我”的需要及喜好为衡量标准。于是,网络成了一个去中心、无疆界、主客体交织、富有弹性与不确定性的特殊空间。它的匿名性隐藏了受众的真实肉体,消解了受众的社会身份,从而使得受众在现实社会中的“本我”个性得以暴露,使原本现实中的角色束缚得以摆脱。

  在这种“碎片化”的语境下,之前传统媒体一家独大的局面得到了彻底的瓦解,几家媒体“号令天下”的格局被“博客”、“播客”、“晒客”等这样的网民自媒体所打破。网络传播的平等性由受众间的平等发展到传播者间的平等,大众在网络中也有了自己的声音。

 
  小 结

  网络传播的“碎片化”在为我们带来个人满足的同时,也在我们的身边潜藏下了不安定的伏笔。在现代人大肆鼓吹个性自由的“小我年代”,传播业者更应该理清头脑,切不可盲从于受众的任何欲望。笔者认为,今后小众化将是信息传播的主流模式,但大众的、群体的、指导性的观念意识传播却并不能废弃。作为传播者,在满足受众个体的同时,应努力引导受众进入某一或某几个群体之中,针对群体制定相应的规则,分配受众相应的角色,只有这样,才能维持受众个体与他人、群体之间的联系,才能更好地构筑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

  笔者认为,受众与群体的关系应遵从一个双环叠合的模型,两环之间若完全重合,则受众个体在群体中就会淹没自己的个性特征;但是,两环若是完全疏离,失去交集,那么受众就有可能脱离群体的道德行为约束,对社会的安定带来隐患。因此,受众与群体的关系最好是既相交又疏离,二者之间重叠的部分就决定了受众对群体的依附度、群体对受众的约束力。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