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叁趣san_3qur 昨天新民周刊发表了一篇题为《独家调查|地产自媒体敲诈勒索触目惊心:有公号年入千万》的文章,引发热议。内文表示:
其实这不是地产自媒体或者其他行业自媒体的个案,几乎也是媒体圈公开的秘密。多年来,就连不少传统媒体都习惯以此赚快钱。 但,归根结底,是自媒体行业的草莽期,这些人和媒体太希望赚快钱了。没人去思考商业的本质,传播的属性和内容产品的特性。更没有人有耐心去找到内容和商业的那个结合点。 其实内容和商业的结合点才是内容创业的闪光点。 这是一篇在霓虹国某个小岛上、 忍受着网络龟速的推送 变化:一夜成名 作为一个科班出身的前媒体人,一度曾觉得头戴光环。但现在想来却也可笑。 笑自己专业羽毛尚未丰满,却自以为是的把行业和平台曾有的荣光,加持在自己身上;也笑如今传播环境的变迁,毕竟这早不再是「有一种力量会让我们泪流满面」的时代。 物是人非。现在的媒体人和媒体环境,流行的是「创业」和「变现」。 在这方面,比起庞大的媒体组织,个体更容易转身。于是有同事成了自媒体行业的大V,一条推文便足以价值几十万,足以匹敌不少报纸的封面价值;也有同事纷纷转行,凭借对传播环境的熟知,在企业赢得不错的职位… 但这些成功终究是少数。相比之下,剩下的大多数都是高喊着转型的、焦虑挣扎的媒体人。 市场:回不去的媒体 倘若没有抓住微信公众号的红利,没有占领时尚、家居、鸡汤这样的高流量赛道,这些媒体人都在彷徨: 这几乎成了所有人的焦虑原点:他们放不下过去的情怀,但也回不去曾经洛阳纸贵的传媒环境。内容和创业其实是两套逻辑,一个情怀,一个商业。如何在中间平衡? 加之,内容创业大潮下,一些非科班出身的人「横空出世」。绝大多数的他们,没有情怀,但有高企的情绪流量,以及极快的变现模式。 所以不少媒体人还在焦虑着坚守着、调整着。也有些媒体人开始利用过去不少传统媒体「上不去台面的」做法敲诈勒索。于是便有了开头提到的《地产自媒体敲诈勒索触目惊》的实情。 焦虑:快钱和慢火 从商业逻辑上,广告的本质是流量生意。媒体凭借高质的内容换取高流量,高流量换取高额广告。这是原本的套路。但流量红利消失的当下,唯一换取高额广告的,就是以「揭黑」为名的内容。 这可以赚到快钱,但从来不是做品牌的正规路数。因为品牌意味着口碑。没有口碑,何谈品牌。 做自媒体一段时间了,写过一些10W+,但大多都是流量平平的文章。所以,经常有人跑来问阅读量、粉丝数和刊例价,这就很容易碰到一种尴尬:XX的流量很高、但报价却比你低。说这类话的,一般都是公关公司和一些甲方。 当一个本应该以「质化研究」为生的内容生意,就这样阅读数和粉丝数变成了「量化研究」为生的流量生意。于是媒体或者甚至传统媒体,开始放弃过去的公信力,变得迎合情绪,为了流量不择手段。毕竟快钱比慢钱更具有吸引力。 可生意从来不是如此。 佛系一点,有何不好 那么,媒体人如何抱团取暖,找到原点?这里有几个想法。 A、商业品牌和内容品牌同样需要耐心沉淀。 昨天朋友说我对收入很佛系。其实谁会排斥高收入?但有些钱可以赚,有些钱不可以赚。尤其是做品牌更是如此。有些事可做,有些事就要剔除。 前几天跟一个创业朋友聊天,他说他做的最正确的事情,就是在几年前砍掉了几项收入还不错的业务,专注在自己的核心业务上。我敬佩他,也以此提醒自己。 B、「内容生意」或者IP生意更要靠口碑。 有时还是会拒绝不少的广告投放,不为别的,只为口碑。口碑不能变现,但口碑为什么重要?获取新流量难,但能服务好现有粉丝更不容易。能服务好现有粉丝,能让粉丝口耳相传的帮你自发介绍,这就是口碑。 道理都懂,你会不焦虑吗?当然会焦虑。但打开微信,看着同样的不少努力写好内容的IP和公众号,虽然他们因为所占行业赛道或者时机原因,流量并不高,但他们一直在坚持着自己的路径,同时也探索更多的商业变现途径和渠道。这才是自媒体应有的样子。 C、广告是自媒体变现的重要渠道,但并不是「唯一」。 回到自媒体。绝大多数都是靠广告为生。在做叁趣一年多的时间里,尝试过广告、运营服务、策划服务、甚至电商、知识付费等绝大多数的变现路径。坦白说,广告服务是最简单直接的。 不过总是提醒自己:这绝对不是唯一。 这样就可以让自己做好行长路的准备,也可以把根基打得更牢。于是可以有选择性的拒绝一些昧着良心的广告,去尝试更多的变现路径,去熟悉更多的传播套路和玩法。 商业不可耻。内容也从来不是自带荣光。但找到内容和商业的那个结合点,从来却是一件伟大的事情。 慢一点不要紧,只要方向没错,佛系一点有何不可。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