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在杭州召开的全国都市报总编辑会议上,曾围绕着《我们做足传统功课了么》的主题与一批总编辑、副总编辑们展开了探讨。 这个会议研究的是“都市报转型”,背景当然是新媒体、自媒体的冲击。会上没有更坏的消息,也没有最好的消息,但与会的都市报高层们有个非常一致的观点:传统媒体的传统操作理念和方式仍是核心价值,只是,我们做得还不够精细。作为都市报集群中的个体,和群体的思考是一致的,我深感欣慰,也深悟继续探讨和反思一下我们在传统功课上的得失仍具有重大意义。 《都市快报》总编辑杨星女士提出一个课题:一个没有或者很少有负面报道的报纸到底受不受欢迎?这个课题,从传统功课的角度来看,其实可以理解为一份主流媒体应该有什么样的情怀的问题,向上、向善依然是传统媒体的操守。读《都市快报》,感觉和浙江、杭州的气质很吻合,精致、温暖,人文。我曾经很多次引用过《都市快报》的一则报道用以论证新闻的温情:在一起事故中,一个小女孩被困在一车黄沙里,报道这样的新闻,一般会有两个极端,要么冷漠地发个简单的社会新闻,要么弄一大篇强调事故之恶劣。《都市快报》没有聚焦在事故本身,而是重点报道了事故中的一个故事。在事故现场,警察和热心市民和被困在沙堆里等待救援的孩子聊天,全是些乐观、阳光的话题,转移了孩子的视线,减少了恐惧感,最后成功救出。记者将事故中温情的桥段放大,一起社会新闻便去庸俗化了。在“审丑”几乎要成为新闻“好看”的标签时,传统媒体区别于新媒体、自媒体的一大优势就是这种审美的情怀。一张美好的报纸,一张把对生活的热爱表达得精致、温情的报纸,在当下彰显的其实是一种传统的竞争力。 《都市快报》对采编有个要求:把正面报道做出味道,做得更好看!这个课题道出了报纸传统功底缺失的另一个重要层面:我们不会讲故事了。新闻,尤其是都市报的新闻带有强烈的“快餐色彩”,一般报道中会大量出现“记者了解到”、“记者在现场看到”等等很有现场感的表达,但真正涉及到新闻的核心这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就突显出底气的不足了,要么几笔带过,要么不厌其烦地渲染,能平心静气地讲述一个故事的报道越来越稀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陈昌凤在介绍《纽约时报》的新闻业务变革时,特别提到了“LivingStory”(正在发生的新闻),美国新闻界经常会用“Story”而不是“News”来解读新闻,强调的就是新闻事件的核心要素如何讲一个故事。显然,只交代个时间、地点、谁、什么事、为什么发生是不足以完整解读一个有故事的新闻的,把一个鲜活的新闻写成耐读的故事已经是现实的软肋。在新闻碎片化的今天,素材和信息早已经不是问题,整合资源,洞察一切细节,然后平和地讲述一个淡化情绪凸显情怀的故事应该是报纸的传统功力,我们确实需要补上这一课了。 一只老鹰和一群鸽子打架,报纸该怎么报道?一个年轻记者是这样写的:“一只老鹰为了果腹,向一群鸽子发起了攻击。”总编辑问这个记者:你下班回家,会跟你妈妈说,抓紧开饭,我要果腹么?这个小话题让一桌媒体高层笑喷,但随后都开始自我揭短,列举自己遇到的业务细节缺陷,显然,都市报文字上的粗陋已经成为再现传统之美的大敌。其实,和兄弟媒体们一样,我们在业务培训的时候,也多次说过,要自然地说话,要说“人话”,不要炫技,不要粗陋。但要改正这些毛病,非一日之功。每年年底,在做业务总结的时候,我都会先揭短:我们业务的精细化工程还远远没有达到要求!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电脑边放着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王炳福先生给本报挑错的厚厚一叠稿子,通篇一笔一画写就,其严谨让我们感动。我们在内部公开将这些挑错的文字展示、学习过,最后由我收藏了。每每看到这么负责的文字,内疚感便会袭来,我们的报纸离再现传统之美的确还有巨大的差距。从事着一个有传统之美的工作,这给了我们精益求精的理由,要做足传统功课,必须有自我揭短的态度,正是这种自省在鼓舞我们前行。今天,把都市报自我揭短的一些东西搬到了版面上,也是请大家继续关注和批评。 最后,对长期以来给我们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的热心读者们表示感谢,你们的关注正是报纸媒体前进的动力所在!更多观点请继续关注广告买卖网。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