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看到一条微博:“相对比较年轻的社会化媒体—微博,突然彰显出了它巨大的潜力。例如,在我们统计的有关丰田召回事件的网络讨论中,微博几乎贡献了40%的讨论量,领先于其他媒体平台。” 在每天数以千万计的微博更新中,这一条对我的触动非常大。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微博在极短的时间里迅速成为互联网的明星,肯定做对了一些事情,迎合了某种大的趋势。 当下几乎所有人都在关注互联网对于传统媒体的冲击,这个时候适时反思一下微博的特点,或许有助于我们在心中勾勒一下未来新媒体的模糊轮廓。 微博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内容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矛盾统一。相对于传统的写作和传播,微博做了3个简单却又根本性的改变——对于字数的限定、关注和转发。现在这个社会有能力写作和阅读大段文章的人都越来越少,对字数的限制大大降低了写作和阅读的门槛,也使得数量日趋庞大的移动终端成为微博创作和阅读的重要终端。而转发功能的出现,使得哪怕一个字都不写的人,也可以成为微博内容的创作者。相对于博客的温吞状态,微博做出的这一关键改变,使自己一下就冲破了爆发的瓶颈,驶入快车道。因为创作的内容足够多,所以微博的内容覆盖几乎无所不在,内容的速度和广度超过史上任何投资巨大的媒体机构。而关注功能反过来又是对于这些巨量碎片化内容的个性化订阅,相比传统媒体它更加精准,更加聚焦。正如MP3出现后的口号一样——我们为什么要为了一支歌去购买整盘CD?有了海量的内容,可以进行最精细的个性化定制,而且还是免费的,这样的媒体谁会拒绝呢? 而内容的爆发,又带来互动强度和及时性的根本性提高,形成良性循环。互联网最早被认识到的宝贵特质就是它的高互动性。但是很久以来,互动强度一直受制于内容制造的速度。随着网络效应的展现,微博上的人越多,创造的内容就越多,互动的话题就越多,互动强度就越强。几乎可以达到每一次刷屏都会看到新的内容、新的评论以及新的粉丝,这对于读者的黏性和吸引几乎是不可抗拒的。 可以预料,微博以及后续的新媒体将从根本上改变这个社会。在互联网出现之前,人类最高效的沟通方式就是语言,而精力和记忆力的极限决定了我们能够维持的社交圈子的极限。早在1992年英国人类学家罗宾·邓巴就计算过,包括高中时代的朋友和你想再见到的人在内,一个人所能维持的社交圈子大约在150人左右。而互联网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沟通的效率和存放沟通历史的能力,因而可以把社交圈子大大扩展。有好事者测算,可以达到700人甚至更多。这其实是一种新的介乎于熟人和陌生人之间的社交状态——有基本的了解,也可以迅速联系,但是可能永远都不会见面。 但这就是新媒体未来的样子吗?还很难说,不久前施密特在阿布扎比的演讲中提到,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深度阅读已经逐步消失,随之而来的就将是人类深度思考能力的退化,值得担忧。 或许,新媒体还是需要一块能够展开的深入内容?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