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今天我们都是宝宝,支付宝让用户炸了锅

来源:微信公众号广告文案  发布日期: 2016年6月2日 15:03 

  摘要:随性的支付宝搞了一次卖萌事件,他强制性的在用户名后添加了宝宝两字。萌卖完了,该和用户们解释下你随意更改数据的问题了。

  早上睡醒,打开支付宝,按照惯例想查一下昨天余额宝是不是又进账了1块5毛。请不要嘲笑我,作为一个还在待业中的大龄男青年,我每天就指望着这点小钱过日子了。

  结果一看,自己的名字后面,多了“宝宝”两个字。

  我这那个心里头乐啊,感觉这新名字和我的头像还是满配的嘛。

  然后打开微信朋友圈,看到针对支付宝多了“宝宝”两个字的反应,简直炸开了锅—

  “今天我们都是宝宝。”

  “好有心机的APP!!有本事马云爸爸你给宝宝发钱啊!!!”

  “丧尽天良的支付宝,星期日是我的幸运日,所以我期待每个星期日,但是支付宝竟然这么丧尽天良,把我的ID改成了“期待每个星期日宝宝”。”

  “为什么我的名字后面没有宝宝两个字??支付宝你出来,你是不是觉得我老了?”

  “我很担心按照这个套路,父亲节会把所有男性昵称加上「爸爸」,母亲节所有女用户昵称加上「妈妈」”

  ……

  你看看,多么欢乐的一天啊!

  一个APP,在一个原本属于“宝宝们”的节日里,运用技术手段稍微改了一下用户的ID称呼,然后引起了大家的狂欢、喧嚣、吐槽、甚至谩骂。

  这虽然说明不了技术改变生活,但至少可以说明,互联网产品在悄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尤其是像支付宝、微信这样拥有海量用户的产品,一个个小小的举动,带来的都是连锁反应。

  那话说回来,支付宝主动给用户改昵称这件事,到底可不可取呢?

  我们不妨试着联想一下,从增加聊天功能到集五福活动,支付宝一直想做,但一直没有做起来的事情——社交。

  既然社交做不起来,那退一步能做的,除了把产品本身做好之后,在对外沟通环节,就是时不时提醒用户——“你好啊,我在这呢,快来跟宝宝玩啊!”

  如果你有关注支付宝的微信公众号,你可能会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个明明该是严肃的支付工具,怎么就变成了一个逗比呢?

  比如有一期推送,标题是《通知》—

  然后你点进去看到,真的就是个通知,并且它还说“昨天忘记发了”—

  再比如,有一次,支付宝发了篇鸡汤—

 

  点进去看,只有三句话—

  然后看评论区的留言,已经有很多人习惯称支付宝为“宝宝”了—

  还有一次,支付宝发了个互动话题—

  如果你有兴趣,你还可以去翻支付宝的微信推送历史,你会发现,它的账号人格化味道很浓,有时活泼,有时严肃;有时偷懒,有时勤快;有时逗你玩,有时逗自己玩……

  我不知道支付宝是不是有一种潜意识,在通过这个人格化很浓的账号跟用户进行社交互动,从而慢慢改变自己不仅仅是一个支付工具的形象,而是能够融入大家日常生活当中的一个朋友。

  所以,假如你能够接受它这种人格化的设定,那对它改动你的用户名称,也应该不会那么抗拒了吧。

  当然,对我这样连1块5毛这种蝇头小利都看重的人来说,支付宝主动改我的用户昵称,我会在乐呵一下之后担心,那这是不是意味着支付宝也可以改动我的其他用户数据呢?

  而且,在这一次营销事件中,支付宝最开始是不允许用户去掉“宝宝”两个字的,这种“替我做主”的产品设计思维我接受不了。

  也就是说,作为一个支付宝用户,我可以接受这样改昵称的做法,但我不接受支付宝不提供给我多选项。

  当然,对那种担心支付宝“父亲节会把所有男性昵称加上「爸爸」,母亲节所有女用户昵称加上「妈妈」”的人,我想……这多少有点太耸人听闻了吧……一个逗比怎么会干出这样的事情呢?

  想了解更多广告观点 ,请访问广告买卖网。

2016中国户外广告业大会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